政治学概论第五讲:行政机构
行政权与现代国家
行政权:执行法律之权
洛克(两权分立)
国家一方面解释自然法并宣布其意义,起立法作用;应用法律和使已经确定的法律具体 化,起执行作用
孟德斯鸠提出完善的三权分立,后在美国得到成功实施
行政机关的构成
行政领导机关
参与制定并负责领导、组织实施国家管理内外事务总政策的机关,其成员一般由选举或与选 举相关联的任命产生,具有一定的任期,通常需要承担政治责任,统称 “政务官”。
若政府下台,要负连带责任
行政管理机关
负责实施政策,承担政府大量实际管理工作,工作人员一般通过考绩等方面录用,享有相应 的待遇和保障,称为 “文官” 或 “公务员”。无需承担政治责任,统称 “事务官”,也叫 “文 官” 或 “公务员”。
行政体制类型
分类标准: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分立与否类型:一元行政体制和二元行政体制
总统制
- 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,总统普选,非由国会产生
- 总统职权宪法明示,而非国会授权
- 总统任期宪法规定,不受国会信任与否影响
- 政府成员不兼容议员
- 首长负责制
特点:
- 总统集多重角色于一身:元首、首脑和总司令、政党领袖、外交,最终负责
- 政府成员由总统任命,向总统负责
- 美国的内阁不是宪法设立的机构,是政治实践的产物,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,其效果取决 于总统的个人意志和工作风格
议会行政体制
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分立 —— 双头制或二元行政体制
- 元首虚位
- 议会主权
- 责任内阁
- 内阁集体责任原则:内阁全体就内阁的各项政策向议会承担连带责任
英国:首相在内阁中地位远超其他阁员,首相握有对内阁大臣的任免权,主持内阁会议,协 调政府各部行动,整个内阁活动在首相领导下进行。
联邦德国:大政方针由总理个人做出,各部长在此范围内独立主管各部门并对之负责;联邦 议员不信任案针对总理个人而不是政府,总理任期到,各部部长亦到期。
半总统制行政体制
总统由虚变实:A 重大人事任免权:任命总理,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其他成员 B 主持部长会 议,讨论、决定政府法治政策,内阁会议所确定的法令和命令,均须由总统签署,由总理副 署方生效,并由总理向国民会议负责。总理职权:领导政府;负责对国防全面领导和军事指 挥;命令发布。
行政领导机关
国家行政机关的 “中枢”,负责决策、组织、领导和协调各行政部门的行动,一般包括国家元 首、政府首脑、政府(内阁)以及辅助机构。
国家元首
REMARK:美国并没有明确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,对外代表国家的是总统,对内宪法作为 最高权威,宪法是合众国的象征,是美国的标记。
- 个人元首副总统不是国家元首的一部分
- 集体元首
一般具有任期和缺位代理制度
产生方式:
- 世袭制
- 终身制
- 选举制
国家元首的功能:
- 象征国家统一,政治中立,尊严保障制度(@女王与王室),超越于党派政治之上
- 代表最高权威 ——“关键不是必须做什么,而是不做什么” 最高权威不等于最高权力
- 平衡与纽带
政府首脑
国家是整体,它的领土、人民、组织形式相对不容易改变;但政府会更迭。
政府首脑掌握实际统治权,负有政治责任。
行政长官:总理、首相
通过任命产生 —— 形式上由国家元首任命,事实上这种任命通常是对议会选举结果的一种认 定。、
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宪法是社会的稳定力量,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会成为变革力量
- 元首法律上有权决定政府首脑人选,但实际上只能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
- 元首有权任命政府首脑,但需要考虑到议会的党派力量格局
职权:
- 人事任免、领导政府工作
- 主持内阁会议
- 宣布紧急状态非常重大的权力,终结社会的正常秩序,暂停一些法律的运行,议会可以宣 布终止
- 代表政府并对政府的一切行为负责
内阁
- 政治忠诚内阁的会议内容绝不能向外界散播等等
- 代表性不同性别、不同地区等等
- 任人唯贤内阁会议不同于议会,必须追求行政的效率
- 身份兼容
- 政治平衡
行政管理机关
科层制 - 官僚制
一种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理性体系或组织结构。在组织结构中,存在特定的特定规则与程 序,权责通过权威等级链条自上而下传达,便于组织运行与内部监督。
职业文官,号称 “永久政府”,不与政党共进退
特征:
- 权责法定
- 等级权威秩序
- 非人格性权力并非来自于个人,而是来自于职位本身
- 延续性
- 专业化
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类型
行政管理机构是代表政府行使某一方面职权的工作机构,是政府机构的主体,承担行政决策 的执行职能。
现代政府的职能:
- 政治管理(在现代社会被淡化)
- 经济管理(极端重要)
- 文化教育管理
- 社会管理(兜底)
机构设置:政府各部,以及专门行政管理机构
中国党政机关运行机制
了解中国政治,必须看懂党委和党组
党委、党组 —— 权力轴心机制
作为权力轴心机制,总揽全局,协调各方
1949 年 11 月《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》、《关于在中央人民政 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》
党委的配置日趋合理化和理性化
注意:党委与党组的区别
归口管理 —— 全面控制机制
口:按工作性质划分国家政治生活的特定领域
1958 年 6 月《关于成立财经、政法、外事、科学、文教小组的通知》
小组对中共中央负责,中央政治局常委或政治委员担任负责人,国务院实际上成为党委的执 行机构
党管干部 —— 精英管理机制
凡涉及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,必须由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职能部门管理和处置,任何其他 组织均无管理干部的权力。
党管干部的核心是管理主体的排他性,察人、选人、用人之权专属于党。
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别
意识形态斗争 —— 思想统一机制
- 意识形态构成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理论依据
- 党的政治纪律:党内争论不能逾越意识形态底线
- 扩展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
政治协商 —— 沟通吸纳机制
- 民主协商会或座谈会
- 人民政协
统一机制 —— 社会整合机制
- 政党制度
-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
- 宗教制度
- 华人华侨
群众路线 —— 政治动员机制
- 政治路线
- 基本领导方法
- 作风